0
有用+1
已投票
- 编辑 锁定
南日(朝鲜语:,1913年6月5日-1976年3月7日),朝鲜政务院副总理、大将,曾作为坦克兵大尉随苏联红军参加二战,朝鲜战争中任人民军参谋长,首席谈判代表,战后任外相,因意外事故于1976年3月7日逝世,终年六十四岁。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南勇曾被网友误传为南日之子,不过,南勇之父实为延边州体委官员南兴烈。
- 中文名
- 南日
- 国 籍
- 朝鲜
- 民 族
- 朝鲜族
- 出生日期
- 1913年
- 逝世日期
- 1976年
- 毕业院校
- 抗日军政大学
- 职 业
- 军人、政治家
- 信 仰
- 共产主义
- 军 衔
- 陆军大将
- 职 务
- 内阁副总理
- 1 简介
- 2 生平
编辑
1946年任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教育局副局长。
1948年任教育副相。1950年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期间任朝中方面首席委员。同年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
1953年任外交部长。
1957年任副首相兼外交部长。
1960年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委员长。
1966年任副首相兼铁道部长。
1972年任政务院副总理(副首相)兼轻工业委员会委员长。
1976年在地方视察时因交通事故去世。
编辑
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举办的“和平的代价”广播节目中发表演说,建议朝鲜战争“交战双方应谈判停火与休战,而后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6月25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示中国人民完全支持马立克的建议,并愿为其实现而努力。同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政策演说时称,美国愿意参加朝鲜问题的和平谈判。之后,南日大将,志愿军代表邓华、李相朝、解方、张平山与联合国军方面首席代表特纲.乔埃,代表劳伦斯·克雷奇、亨利·霍治、阿尔林·勃克、白善烨开始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全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1956年4月的朝鲜劳动党第3届党代会中党中央委员及党常务委员会选出,党内排名第9位的,同年8月肃清苏联派时保持了地位。1957年副首相兼外长。1958年9月,日本政府在日朝鲜人的“归国”措施要求的(在日朝鲜人的反馈事业参照)。
1959年秋,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之下因赫鲁晓夫访朝延期,追究其责任,撤销外务相职务。以后,1960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委员长,1966年副首相兼铁道部部长等职。1970年11月第5届党代会中降级。1972年12月28日的第5届最高人民会议第1次会议上当选中央人民委员,政务院副总理,轻工委员会委员长。1976年3月7日,地方考察中因交通事故去世,终年六十四岁。3月9日举行国葬。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